新闻动态

当前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学校召开ESI学科建设专题培训会

发布日期:2023-10-16 浏览量:

为推进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,进一步提高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,10月16日,学校ESI学科建设专题培训会在花溪校区至善楼400会议室召开。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廖林清出席会议并讲话,各学院院长、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副院长及学科骨干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培训会,培训会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、研究生院院长、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苏平主持。

廖林清强调了“三个重视”,要重视队伍建设,通过加强国际、校际及校内合作,强化人才队伍建设;要重视文章选题质量,不仅要注重ESI的热点和前沿,也要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、西部陆海新通道、“416”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及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等战略相结合进行选题,有针对性、有选择地发表文章;要重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,包括老师和学生的高质量培养,只有落脚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,ESI学科建设才会真正实现提质增效。

培训会上,来自科睿唯安公司的解决方案顾问危期女士作“深度利用事实型定量数据赋能一流学科建设”专题培训。危期从ESI是什么、ESI能做什么及应用中常见的误区等方面来帮助与会人员客观认识ESI数据及指标;其次分析了学校ESI学科发展现状、学校在全球前1%学科排名中的发展趋势及学科活跃发文作者影响力表现,还就“如何加强学科建设”进行了现场交流互动。

基本科学指标(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,简称“ESI”) 是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的一个基于客观数据的指标,该指标能够从科研生产力、科研影响力、科研创新力和科研发展力四个方面,全面呈现学术机构某个ESI学科的论文质量与科研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。ESI统计近10年来自于SCI和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,即某机构在各个学科领域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力。基于ESI客观数据的分析,有助于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学科的发展状况,进而加快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,助力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。